人格障碍

    分享到:

            人格障碍 中的“人格”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概念,在一般情况下大众常常会把它和“人品”联系起来,例如说“我以我的人格担保……”,其实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性格”和“气质”的统称,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没有价值判断的,它是在说一个人的总体的心理特征。

           人格障碍通俗地说就是指一个人有性格和个性上有缺陷,整个人的脾气秉性、待人接物、处理问题有一些绝大多数人没有的不足,他本人往往不自知,他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正常,有自己的理由,不大会对自己提出质疑,更不会反思和改进。人格障碍的“障碍”部分,常常很顽固的存在于这个人身上。有人格障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会让和他交往的人感到不舒服,越靠近,交往越密切这种不舒服程度会越高。

           人格障碍多是由于不良的生长环境导致。人格上和绝大多数人不同,人格障碍多用来形容那些行为表现不同寻常,超过一般人认知,有人格障碍的人做的一些事情会让人看不懂。

           因为这种心理疾病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也相当复杂,下面一起来看看它都有哪些特征和表现形式:

      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过分警惕与防卫,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往往将自己的挫折或失败归咎于他人。

      分裂型人格障碍

      是以社会隔绝和情感疏远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他们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缺乏性兴趣,体验不到愉快,情感平淡,沉默寡言,孤单。

      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他们具有过分的情绪表达以引起他人注意,对人情感肤浅,说话装腔作势,易受他人或环境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不断渴望受到赞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经常发生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患者在儿童少年期(15岁以前)即见端倪,表现为品行不良如离家外出、与人斗殴、伤害动物、 毁坏他人财物、经常说谎、偷窃等。成人(18岁以后)出现不负责任的或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他们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吸取 教训,无自知之明。

      焦虑型人格障碍

      焦虑型人格障碍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 征是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他们回避社交,特别是涉及较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自感无能,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人格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可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易发生违反社会法纪行为。据对监狱和少教所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和成年罪犯 中,反社会人格占半数左右。

           人格障碍的人不及时治疗最终大多会造成其他精神障碍,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治疗一般需要一到几年的长程心理治疗。但是很多人没能意识到有这样的心理疾病,有时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也是可能的。

           从临床个案和文献研究看:这样的心理疾病大多又是从小生活环境造成的,对于很多父母来讲也是一个警醒,如果发现孩子的性格不大好应尽快带孩子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否则孩子会带着性格的缺陷生活终身,是一辈子的痛苦。


与可心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