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本不需要服用药物或住院

    分享到:

    作者:徐振宇
     

     

    曾咨询过这样的来访者,他们都是在中学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他们都曾服用过精神类药物或在精神科住过院。随着咨询的进行,我越来越肯定:其实他们最初是不必要服药或住院的,只要通过心理咨询就应该能帮到他们。

    一个人处于心理痛苦之中,能尽快诊断准确,及时用药或住院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症状,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服用精神类药物或者住院也许不是最佳选择,单纯考虑生理-药物治疗模式(服药或住院)会对这些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心理影响:

    1、用药(或住院)可能会使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进行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所谓自我认同,就是一个人开始审视自我,确认“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的过程。用药或住院治疗,会导致孩子定位自己是一个与同龄人不同的,精神或心理有毛病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哪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求医经历,也会自我审视:我是和别人不一样,我因为精神问题服用过精神类药物或住过精神科病房。

    A高一时住院过,诊断为中度抑郁伴轻度焦虑。A经常会问我:“徐老师,你看我是不是哪里不对,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高一的药物治疗让A经常会这样自我怀疑。“我不可能不怀疑自己,你看人家都没有服用过精神类药物,就我有。”曾经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和半年药物治疗经历让她历历在目,“我看到病房里其他病友,他们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医生既然让我住院,我当然是不正常的,是不是?”

    A会对自己青春期正常的叛逆行为产生怀疑:“我小学时不是这个样子的,是不是我真的不正常?我爸妈他们说我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我让A例举自己有哪些不正常的行为,我发现A列举的一些行为,无外乎是同龄人都有的叛逆行为而已。

    2、用药(或住院)可能掩盖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去医院,医生问诊,心理测试,最后诊断,确定是什么病,然后开药。“既然得了病,当然需要服用药物。”家长或孩子以为只要服用药物就好了,于是往往忽视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B初中毕业考入当地重点高中,高一下开始人很烦躁,医院诊断为焦虑症。服药后好一些,但是仍然有心慌的症状。服药一年后症状仍不见好转,老师推荐心理咨询。

    咨询中发现,B的焦虑是因为其一直以来很乖、很努力,初中一直名列前茅,重点高中同学都是佼佼者,以往初中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几次大考成绩不理想,B开始反思自己可能是上课不能做到“聚精会神”,于是经常留意自己是不是注意力很集中。B认为“注意力集中”就是上课时所有思想只是跟着老师一个人走,不会听到其他声音,不会想到其他事情。然而,B越是想集中注意力就越是容易有其他想法涌进来,这让B很崩溃,于是心烦气躁,B臆想也许是自己大脑出问题了,越想越害怕,于是更加焦虑。

    服药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如果不对B的一些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梳理,其错误认知一直存在,其焦虑就会一直存在,这样药物当然不能起到根治作用。

    3、用药(或住院)可能让孩子成为“病人”,回避问题的解决。

    出现心理问题,当事人当然会着急,这份着急会有利于在问题呈现的初期调动孩子解决问题的动力。但是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的诊断往往会导致孩子把自己的问题合理化:“你看,不是我有心理问题,是我得病了,我得了抑郁症(或焦虑症)……”“得病了,那就服药好了。”

    孩子一旦成为“病人”,就会降低其尽快解决心理问题的动力,会降低其调动内在积极性,于是可能拒绝去考虑其他的治疗途径,这样会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很被动。

    4、用药(或住院)可能恶化亲子关系。

    因为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家长会把孩子强制送到精神病院。对于确实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孩子而言,这会及时抓住治疗时机。但是对于没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强制会让孩子感觉很恐慌,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担心父母亲抛弃了自己,会觉得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

    C在初中就有对父母的打骂行为,家人无奈,联系精神病院,强制带走住院,药物治疗。住院初期,其反抗,对医务人员也很不礼貌,药物加量,其渐渐知道反抗无效,配合治疗,一个月后出院。过了一年因为和父母又有矛盾,争执,又被送医住院半个月。这样前后住了三次院。

    高二其阅读心理书刊时,突然想到自己当初就是和父母关系不好,不懂事,做得过了些,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将其送精神科住院治疗,于是对父母的怨恨开始发酵,觉得父母害了自己。C愤愤不平,就到住过的医院找当初的主治医生,要病例报告,想起诉父母和医院。



    孩子出了心理问题,父母亲当然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到孩子,但是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大了解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人而言确实是一个难题。以我的临床经验,心理咨询机构看看,医院心理科也看看不失为一个保险的策略——兼听则明嘛。至于药物或住院治疗,确实需要慎重再慎重才是!

     

    本文为徐振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徐振宇心理工作室”

     




与可心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