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生子女的家长真不容易

    分享到:

    作者:徐振宇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到中国,到目前为止,不到30年。在我作为一线心理咨询师的18年中,儿童青少年的咨询占了三分之一。和孩子咨询势必要接触他们的家长,在和家长们的接触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做独生子女的家长真不容易。

    然而,在国内的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培训课上,在心理咨询的专业书籍上,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文章中,我更多发现中国的家长常常是被批判或被指责的。

    在与一些同行的讨论里,我也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个家长太过分了,他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就这样说”“作为妈妈,她根本就不想理解孩子”“是这个家长有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不顾孩子的感受”……

    回想自己近20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我也曾和年轻同行们一样:也抱怨过来访者的家长。但随着我咨询案例的的增多,随着我作为一个父亲的亲身体验,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的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对访客的“理解”本身就有治愈功效。既然“理解”如此重要,那么理解中国的家长,并能在与孩子的咨询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向孩子表达这种理解,可以提高咨询的效果。

    下面我就来说说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几个困难之处,仅供大家思考:

    1、独生子女需要父母扮演多重角色,这超出了很多家长的能力。

    在中国大陆,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了30多年,80后、90后、00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核心家庭就爸爸、妈妈、孩子三人,父母常常要承担起孩子的玩伴、孩子的朋友、养育者、家庭经济来源的创造者等多重角色。而孩子玩伴和孩子朋友的角色又非传统中国父母所必须的职能,故很多家长往往难以胜任。80后、90后和00后的家长如果不能较早地意识到他们和父辈的这种不同,很可能导致孩子和自己的疏离,孩子会很容易感觉到孤单。对于独生子女而言,父母如果不能自然地与他们玩耍,他们又会将父母的这种行为错误地解读为父母没有那么在意他们。

    2、对于中国的家长而言,把握好“对孩子好的度”不是一件容易事。

    50后、60后、70后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大陆物质匮乏的年代,缺衣少食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等到50后、60后、70后成为父母时,他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加之只有一个孩子,就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这些家长会因为自己是苦过来的,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以至于会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或者因为太想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忽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让曾经饱受物质匮乏的家长去把握对孩子好的度确实很难。

    3、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试错机会,这会让家长更焦虑。

    在多子女家庭,家长会相对客观地比较子女间的不同,自然不会把期望只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家长对孩子教育成功与否的焦虑水平会低一些。但在独生子女家庭则不然,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样本,如果教育得不够好,整个家庭的期望就会落空,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会更焦虑于孩子的教育。这份焦虑会使得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过分聚焦于孩子,和多子女的家长比要少一些豁达和从容。

    4、独生子女没有天然的竞争者,这增加了家长教育的难度。

    多子女家庭孩子间会有竞争、合作、忍让与妥协,因为每个孩子都想成为父母亲最喜欢的那一个,孩子间的这种生态平衡有利于家长的管教。独生子女则不然,不管父母喜欢与否,他(她)都是家中的唯一,因为这个唯一,缺乏竞争,缺乏手足间的必要忍让或妥协,在和父母发生争论和冲突时就缺乏处理经验,相应地就增加了家长的教育难度。

    家是孩子性格养成的最初场所,也是孩子一生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场所。独生子女是到了上幼儿园(或学校)再学习如何与人竞争、合作、忍让与妥协的,回到家又没有了自然的与同伴相处的环境;非独生子女则不然,他们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或学校)都要面对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的竞争、合作、忍让与妥协,非独生子女感受的家里和外面环境的一致性,更有利于他们完整性格的养成。并且非独生子女同胞间的竞争会因为血缘关系自然的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更容易达成包容和妥协,即使比较尖锐的矛盾也会因为是同胞而不容易记仇。这些从小与同胞自然相处的经验会潜移默化地迁移到他们与非亲人的交往中,这种经验迁移不需要家长刻意培养。

    而独生子女没有这种自然交往的环境,性格中与人相处的经验只有在他们上学之后来形成,这是先天不足。家长如果重视孩子这方面的性格培养,自然就很有难度。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独生子女家长会有意加强与其他家长的联络,一起给孩子们搞活动,人为增加孩子间的互动,多子女家庭则没有这么刻意。

     

    本文为徐振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徐振宇心理工作室”


与可心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