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另一个”父亲(婚恋专题四)

    分享到:

    作者:徐振宇

     

    (四)父亲并不像他想的那样

     
    这位先生描述父亲是这样一个人:不管家务事,经常很晚回家,酗酒,和妈妈吵架,有时还动手。
     
    我说:“你理想中的父亲如果是一百分,最糟糕的父亲是零分,在零到一百分之间,你会给父亲打多少分?”
    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应该不到六十分,也就五十五分吧!”
     
    不到六十分?!
    在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眼中,父亲如果是这个分数,那可真够低的了,我心想。
     
    不过,这个分数让我有些奇怪。
    奇怪的是他有这样一个在他看来很糟糕的父亲,但是他们姐弟却都是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
     
    他姐姐是大学老师,弟弟是工程师,他是公务员,他们的职业和同龄人比都很不错。
     
    我问他:“您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
     

    咨询师这样问,给人的感觉像是查户口,对于不了解心理咨询的朋友而言,他们还会觉得咨询师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他们的咨询费,毕竟心理咨询是按时间计费的。
     
    不过,我之所以这样问,是我的经验告诉我,在九十年代,如果仅仅靠母亲做些手工赚的钱一定是供不起他们姐弟三个上大学的。
    我判断,他父亲虽然不做家务事,但应该也是能赚钱的,否则怎么供得起他们三个大学生呢?
     
    我这样一问,让我们的咨询走向了一个新话题。
    沿着这个话题他看到了“另一个”父亲。
     

    原来他父亲是镇上一个很能干的副镇长,后来赶上全国大办乡镇企业,被县里指派去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经过父亲两年努力,工厂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论秉性父亲是个文人,本想往仕途发展,但时代际遇使然,不曾想成为一个“干部”商人,当然也就少不了应酬:与客户谈生意,接待各主管部门检查等都少不了要抽烟、喝酒、打牌。
     
    以前父母争吵时,母亲经常抱怨:“你当副镇长时挺好的,就从当了这个没人干的破厂长之后人就变了……”
     
    父亲一开始还反驳:“那你说我能怎样?组织上派我办企业,我能拒绝吗?作为一个党员,别人能找理由推脱我推不来。你知道我不喜欢经商,我也是想一级级往上干的,好调到县城,让孩子们有个好的环境,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后来父亲很少理睬母亲的唠叨。
    印象中父亲是渐渐变得暴躁起来的,特别是在酒醉后更容易发生。
     
    “其实我父亲也挺不容易的。”他突然叹了口气说。
     
    “我是在市工商局做公务员,我知道做企业真的很辛苦,当时父亲的人生设计就没有想过去经商,又是去一个快倒闭的企业,真的很难。”
     
    “换做是我,是组织上安排,我也会很难拒绝。以我追求完美的性格,当然也会全力以赴,不做好绝不罢休。”
     
    他说时眼泪在眼眶打转。
    他极力控制着,终究还是没有掉下来。
     
    “我想起来了,其实我家里并不缺钱,父亲做企业,要比单纯做副镇长收入高很多,妈妈是没有必要出去揽活计的,我也听到父亲这样劝过母亲,只要把家里照看好,管好我们三个孩子就可以了,不用她去赚钱的。”
     
    我接茬:“是呀,那为啥你母亲还坚持去工作呢?”
     
    他母亲原先是小学代课老师,后来随着孩子出生,没人带,就辞了工作,专职在家照顾孩子料理家务。
     
    “我听妈妈埋怨过父亲,说都是因为爷爷奶奶偏心叔叔家不帮我们带孩子,否则她才不会辞职呢。”
     
    “我能感受到她很遗憾,当年她的同事里有好几位都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了……”
     
    “像父亲不想成为商人一样,母亲一直都不满意自己只是个家庭主妇。”
     
    他突然抬起望向茶几脚的眼睛:“我明白了,母亲实际上根本就不必要那么忙碌。不是爸爸不帮她,是她自己揽了太多手工活,在那个年代,我们家是不缺钱的,我觉得,我觉得……”
     
    他沉吟着,没有讲完。
    我说:“你觉得自己错怪父亲了,是吗?”
     
    他呢喃道:“是的,我错怪父亲了……”
    他说得很轻。
    我几乎听不清楚。


    他发誓做个好丈夫,是因为他觉得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
    他对父亲的评价,来自于他日常看到父亲的一些表现决定的;
    他看到的父亲,只是父亲的一个侧面;
    他看到的侧面,又常常以母亲的感受为背景的;
    母亲的感受,又带着她自己的遗憾和痛苦;
    母亲认为她的遗憾和痛苦是由丈夫造成的;

    母亲的遗憾和痛苦真的是由父亲造成的吗?
    母亲不一定会质疑过这个结论;
    母亲陷在自己的一些看法里;
    母亲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抱怨丈夫;
    母亲想象不到,她作为母亲的抱怨对孩子来讲影响有多大;
    母亲也许就是发发牢骚,她也许自己也没有那么怪罪丈夫;

    日复一日,经年累月。
    母亲的抱怨在孩子心里开花结果了;
    父亲在他心目中就成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

    成为一个好丈夫的信念在他自己的婚姻里被成功激活;
    他会有意无意朝着母亲喜欢的方向发展;
    他的作为看上去都是为妻子好;
    他一直坚信自己在做一个好丈夫。

    家庭生活是现实、琐碎的,夫妻之间难免有矛盾。
    但如何处理矛盾是有讲究的,是当孩子面还是回避孩子?
    成熟的处理是要回避孩子,因为孩子小,小孩子是无法全面理解父母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如我们小时候看一个大人,感觉他个子很高;等我们长大,就觉得他也没有那么高。小孩子会放大和夸张一些感受,如果父母闹矛盾不回避孩子,孩子也十有八九会放大,他们会很本能地觉得很糟糕。

    父母偶尔闹矛盾,孩子感受到的糟糕就少,孩子会觉得家庭是和睦、幸福的;
    父母经常闹矛盾,孩子感受到的糟糕就多,孩子会觉得家庭不和睦、不幸福,时间久了,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进而不知不觉扭曲孩子的一些观念。

    家长经常当孩子面抱怨配偶同样也是在给孩子制造心理创伤,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的: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当孩子面说说,让心情好一些而已。将孩子作为倾听对象是一种错位,孩子是需要家长保护的,家长有责任避免孩子暴露于负面情绪之中。

     

    (本文为徐振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徐振宇心理工作室”)


与可心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