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在影响你第一次心理咨询的效果和感受?(二)

    分享到:

    作者:徐振宇


    4、别人救不了我,我真的病的很重。

    有这样一类来访者,他们来咨询时看上去动力十足,但首次咨询后常常会发出类似的慨叹:“哎,心理咨询对我没用,心理咨询也救不了我,看来我真的病得很重。”

    其实他们“潜意识”里并不想真的解决问题。

    他们之所以来咨询就是要验证一下:心理咨询帮不到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次咨询,心理咨询师会告诉来访者,当次咨询更多要做的是评估,并不是马上就进行全面的干预;心理评估一般需要一到三次时间;心理评估的内容包括:了解来访者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确定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访者就自己的问题做过哪些努力,为什么现在来咨询等等。

    来访者的期许是首次要有效果,咨询师更多是进行心理评估——双方目标的差异,当然会让这类来访者感到失望和沮丧。所以,即使咨询师建议来访者后续需要连续咨询他们也听不进去,他们会觉得:“我病的太重了,这次心理咨询对我是没有用的。”

    抑郁的人在这点上尤其如此,抑郁越严重越容易这样想。对严重抑郁的人而言,他觉得什么方法都没用,更别提心理咨询了。他们来咨询就是为了验证心理咨询和其他方法一样:对他没有用。


    5、对于想法混乱的来访者,咨询师已经帮他整理清晰了,但他不自知。


    这类来访者首次咨询时表现为或滔滔不绝,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或几条故事线交叉讲述,东一下西一下;或问一句说一句,不知从何说起;或看似条理清晰,但过于描述细节;或用一些心理专业词汇描述自己的症状,待到咨询师细究澄清又所指非也……

    来访者出现上述情形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也可能是他们被心理问题困扰久了,这些问题把他们的心理世界搞混乱了;亦或导致他们出现心理状况的事件来得突然,所以一时难以简练描述。

    面对这些来访者,咨询师在首次咨询里重点应该放在:帮助他们描述清楚这些问题,聚焦他们到底困惑的是什么,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问题的。

    咨询师这样做,来访者就会不知不觉变得清晰起来,但他很可能意识不到咨询师在引导着话题走向,在帮他澄清归纳。

    他只会觉得首次咨询后“似乎”清晰、舒服了一些,回想整个咨询又好像咨询师也没做什么,他的问题仍在,所以会认为首次咨询没什么用。


    6、受影视剧的影响,把心理咨询效果神化了。


    在国内,实际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很少。另外,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因为担心别人戴有色眼镜看自己,也不大愿意说给别人知道。

    所以,一般人对心理咨询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影视剧。出于戏剧化的需要和时间的限制,影视剧中的心理咨询常常被渲染得很神奇:心理医生只要一两个桥段就可以搞定一个复杂的来访者。

    看过类似影视情节的来访者很容易认为:“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神奇,看一两次就好了。”以此对照,这些来访者很容易对首次咨询失望。

    其实,心理咨询的作用是一点一点显现出来的,这个过程很像往一大盆清水里滴墨水:

    第一滴墨水滴下去,用手搅和搅和,墨水扩散开了,根本看不出这盆水滴过了墨水。不过继续滴,一滴、一滴又一滴,渐渐地,一盆水就变颜色了。

    心理咨询的效果就是这样经过若干次之后才渐渐产生的。


    (未完待续)


    (本文为徐振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徐振宇心理工作室”)



与可心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