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在影响你第一次心理咨询的效果和感受?(三)

    分享到:

     作者:徐振宇



    7、一直盯着症状,不愿意去思考“症状背后的意义”。



    很多来咨询者是被症状困扰了很久、实在没有办法了、不得不才来咨询的,他们衡量咨询有效与否的“金标准”就是咨询后症状有没有减轻或消除:减轻或消除了,就是有效;没有减轻或消除,就是无效。

    例如:一位男士,失眠三个月。他希望的是首次咨询后当天晚上就能睡着。至于咨询师问他三个月前发生了什么没有,他不感兴趣,他认为三个月前发生什么事情和睡眠不好没有关系。因为来访者很肯定自己的判断,咨询师只好先放下这个切入点,在了解了一些必要信息后结束了当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一开始,来访者抱怨,第一次咨询回去之后这几天里他还是没有睡好。他觉得第一次咨询没有效果,要不是他实在不想服用药物,加之公司初创阶段,他必须得尽快调整好睡眠,他真的不想来了。



    借着他说到公司初创这个信息,我了解到,他在半年前和一位好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

    我随口说到:“哦,合伙开公司是不太容易的……”

    他说:“是呀,平时做朋友和一起做生意还真不是一回事。”

    他说:“因为公司业务上的事,还与合伙人有过一次大的争吵,后来两个人说开了,没有什么了,事情也都妥善处理了。”

    他说:“我这个人长这么大,基本上没有和人这么激烈吵过。”

    第一次咨询,他给我的印象就是比较“客气”。

    我请他进咨询室时,他执意让我先进;落座时,他请我先坐下才入坐;中间我给他加水时,他会习惯性地欠一欠身子并道谢。

    这次,他仍是那么“客气”,很显然,客气已经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了。



    对于这么客气的一个人,他会与合伙人争吵?

    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件事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下的。

    事实上,他的失眠恰恰就是发生在三个月前他与合伙人争吵之后。随着咨询深入,他开始不排斥谈论症状之外的“琐事”,他不再关注症状改善与否,我们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宽泛。当然,他的失眠在两个月后得到了明显地改善。



    心理咨询的思路和西医不太一样,它更像中医:症状只是一个结果。过于关注症状、只对症状本身用力,常常并不见效,或者是治标不治本。
    相反,先试着放下马上改善症状的愿望,跟着咨询师一起来探求“症状背后的意义”,反而会挖出导致症状的真正根结,进而彻底解决问题。

    上述案例中,来访者之所以失眠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对怎么与合伙的朋友相处比较焦虑,他担心处理不好这层关系。如果我们不谈论他创建公司后的一些“琐事”,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那么焦虑。随着咨询深入,他逐渐意识到:他有过分的焦虑,他在对什么焦虑,焦虑到什么程度,和他一起区分哪些是客观的焦虑,哪些是他想象的焦虑。他对自己的了解深入了,他的自我控制感提高了,相应地,他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症状自然就得到了缓解甚至消除。


    (未完待续)



    (本文为徐振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徐振宇心理工作室”)



与可心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