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秃了”到“出家了” 90后都快被自媒体玩坏了

    分享到: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这一周,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大波汹涌袭来的“佛系”概念刷屏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一篇名为《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自媒体文章。倒也不是真的剃度出家当和尚去了,而是描绘90后待人接物的一种状态。比如,佛系员工——“平平安安上班,安安静静下班” ,具体表现为交代下来的任务从不推辞,但是也绝对不会给自己揽工作;工作质量永远保证合格,但从来不会有惊喜。佛系恋爱——“都行,看你。”奉行不温不火,不会夺命追魂call,主要相处方式就是一周一两次见面的态度。


            人如其名,与佛曰的大致相似,佛系,即代表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看似不争不抢,天然无公害,很多人看后恍然大悟,给自己的人生不止静音还设置了免打扰模式,嘿,是我没错了。于是“佛系”青年的群体自然形成,他们将“佛系”二字作为自己的生活指南,过起了佛系人生。说起“佛系”有些人是第一次接触,但是要提到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这种生无可恋的样子,仿佛有些似曾相识,这不正是90后的“丧文化”嘛。原本被人谴责自暴自弃不上进的消极态度,转眼披上“佛系”金装,立马成了人人追捧的高大上生活准则。自媒体的包装功能在日益进步。无论是本该真诚的为人处世还是需要走心的恋爱婚姻,事事都抱着“佛系心态”,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未免有些消极。望着宛如寺庙的朋友圈,这一波小情绪成功引起了党报的关注。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表原创文章《年轻人,真的“佛系”了吗》,劝那些将一切置身事外的“佛系”青年们趁早认清现实吧:Deadline迫在眉睫,佛系员工可以视若罔闻吗?不作、不矫情,佛系男子可以坐等爱情从天而降吗?希望90后对“佛系”这件事情,“不能不当真,也不能太当真”。“不能不当真,也不能太当真”,一贯忧国忧民的党报君都没拿这一代人“出家”当回事。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烦恼,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平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哪一代人会真的彻底无欲无求吗?说的好像90后没参加过高考似的。


            所谓佛系,不过就是自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佛系”只是伪装者的面具,用现实将他撕扯掉,你会发现,年轻人终究还是要“嗨起来”。想出家?还差的远呢。面具不过是安慰自己的理由罢了。一棒子打回原形,发现脱单、脱贫的艰难问题没解决,还脱发了。此时也只能用一句“Fine,anyway”包裹自己无处安放的焦虑。佛系青年代表的危机,不是年龄危机,而是眼看着自己年龄变大,很多事情却还没有做到。没对象,没房、没车、没存款,没有喜欢的工作,没有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面对职业困惑、生活压力、未来堪忧,发现“我还是个宝宝”已经不能成为自己一事无成的借口了,又不想像80后那样灰溜溜的“垮掉”,于是打着“佛系”的幌子屏蔽一切,蒙上双眼,伪装成与世无争大隐隐于市的豁达,在芸芸众生中闲逸潇洒的生活。可睁开双眼,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和“出家”文一样,第一批“90后已经XXX”的一类文章,就是个月经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定时来一篇,90后除了脱发,养生,在各个方面都被自媒体写死了,“垮了”“快瞎了”“离婚了”“秃了”……看上去没一个好词儿,反正头发都掉光了还能干啥,干脆顺势让90后出家吧。


            转年28岁的第一批90后,垮了几个秃了几个,尚无数据支持,以偏概全的各种“第一批90后”纯属无聊的网络伪话题,泡枸杞的“油腻大叔”还没洗干净,又折腾起青年人来了。这群拥有80后童年,90后世界观,00后成长环境的第一批90后,作为过渡产物,成了纠结体,被新媒体时代制造出一个又一个阴魂不散的热点。给每个时代的人贴标签是自媒体最爱玩的游戏,关于80后的评价,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80后是垮掉的一代”,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垮掉。现在又开始评论90后,再过十几年就该轮到00后,10后,不论哪代人,都有那么被盼望或被误解的一段时间。所以,别管吵得多热闹,党报君都不用担心,虽然90后的上进方式,你们不一定都懂。90后也不用过分担心,因为00后马上都要参加高考,就快够上被黑的接力棒了。

     
    (搜狐新闻)


与可心连线